这是关于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第五课,是关于婴儿认知发展的内容(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by: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本节课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yale1

1.皮亚杰的认识论的相关内容

2.皮亚杰的理论的局限

3.现代婴儿思维发展研究

4.针对儿童思维方式改变方式的争论

5.以孤独症举例来阐述学习模式的系统可变性

6.发展心理学的价值

以下是在线视频观看: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第五课

个人信息抽取:

一.皮亚杰的认识论的相关内容

皮亚杰主张发生认识论,即存在认识的起源。他深信个体儿童的发展能够表现出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提出“胚胎重演律”(Ontogeny recapitulates phylogeny)。

皮亚杰将儿童视为科学家,认为儿童能够形成关于世界的一系列看法,图示,或者小型理论,而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机制实现:同化和顺应 (assimilation and accommodation)

同化是指反应范围的扩大,既包括生理角度也包括心理角度。

顺应则指得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信息,这也包括生理角度也包括心理角度。

皮亚杰认为,这两种学习机制可以帮助儿童跨越各个阶段并提出了一种阶段发展理论,这与弗洛伊德的阶段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并通过采用要求儿童解决或回答问题来探究不同年龄所拥有行为方式的不同。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

在此阶段,儿童只是个纯粹的自然生物,对于外部世界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认识,只是触摸和观看,在这一阶段,儿童逐渐发展起客体永存性的概念(object permanence.)

客体永存性是指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

在皮亚杰看来,九个月大的婴儿才刚刚发展出客体以及客体永存性的概念。

这里有个例子,彼得·格雷在他的心理学教科书中,将这一任务称为”变换藏身地”问题。(”changing hiding places”)而稍大的婴儿一般无法完成。

假如你把物体放在杯子里,让婴儿伸手去拿一遍又一遍,当你把东西拿掉时,你会发现婴儿仍然会伸手去拿。这证明了他们并不理解客体的概念。

PS:以上这个例子让我想到了我曾经的一个发现,但你把稍大的婴儿的脚放到他们的嘴边时,他们会张开嘴准备咬。(那个场面很可爱哈)

这里我们延伸出来,可以想到儿童为什么对躲猫猫觉得好奇,当你把双手遮住自己的脸再展开,为什么婴儿会有吃惊的表情。

甚至我们可以谈谈下灵魂,当自己的熟悉的人死后,为什么不少人还会认为他仍然存在,并化为灵魂,鬼魂等形式。。。。。。(可以参考:耶鲁大学开放课程-死亡哲学之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 (一)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

开始的时候,儿童只能通过生理的方式来通过感知运动的方式,但现在他们便逐渐拥有了表征事物在头脑中构建世界的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局限的,具体表现在:

局限之一 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皮亚杰对该词的定义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完全没有意识到,别人眼中的世界可以与自己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

局限之二 儿童是缺乏“守恒”的概念。

指物体某方面的特征不会因为其他方面特征的改变而有所改变。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

这时年龄段大概为七到十二岁,他们已可以解决守恒问题,但对于无限这个数学概念或者是像逻辑蕴涵这样的逻辑概念,他们仍然难以理解。他们的思维从某种程度上看仍然局限于具体情境。

第四阶段:思维完善阶段(reasoning stage)

这时年龄大概在12岁左右,儿童的抽象推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得以完善。

皮亚杰认识论之所以比弗洛伊德或是斯金纳成功的原因:

第一,这些是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是可证伪性的论断。(什么是“可证伪性”,可参考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之弗洛伊德理论)例如关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缺乏守恒概念的论断能够很轻易的得到系统的检验。

第二,皮亚杰的发现具有震撼性,例如在他之前,没有人注意到注意到婴儿在追踪和理解客体上存在“守恒”问题。

二.皮亚杰的理论的局限

第一:理论上的局限:他不没有真的解释了儿童思维是如何从具体向抽象转变的以及儿童的客体永存性概念是如何从无到有的。

第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用问与答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方法的局限就在于儿童并未能完全掌握语言,这样可能会让你低估了他的理解能力。往往儿童越小,这个问题就越明显。

第三:婴幼儿究竟知道些什么,皮亚杰很可能由于研究方法上的局限,而系统地低估了婴幼儿的理解能力。

三.现代婴儿思维发展研究

我们所拥有的绝大多数关于婴儿的发展知识,都来自于对婴儿注视次数的研究,通过统计婴儿注视次数,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比如说,假设你想知道,婴儿会喜欢狗的模样还是猫的模样,那么你可以在他面前摆上猫与狗的照片,然后观察婴儿的眼睛会看哪一张照片。

我们也可以通过“习惯化”和“惊奇情绪测试”(habituation and surprise)来进行探究。

“习惯化”是“厌倦”这个词的一种心理发展学的术语表达,通过向婴儿反复呈现某物,根据行为主义(具体参考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之斯金纳行为主义),那么婴儿会觉得其没有什么意思,但是如果婴儿觉得此物与之前出现物体不同,那么婴儿注视的时间会更长。

“惊奇测试”给婴儿呈现一些本不该出现的事物,如果婴儿也觉得该事物出乎意料,那么他们会注视的更久。基本上科学家们通过一些类似于魔术的方式来进行研究。

这里有个探究,即“婴儿是否真的不知道,物体即使离开视线也仍然是存在的”?

通过斯皮克和巴亚热昂(Spelke and Baillargeon)的一个简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并非如此。婴儿并非只是一个拥有感知的简单生物。

此外,还有一个关于客体永存性的一个探究,即通过耶鲁的凯伦·韦恩(Karen Wynn)实验室的一个例子,它们认为2-1=1,所以当魔术般地出现2-1=2或3或0时,他们注视时间更长并表现出了惊奇情绪。这同时告诉了我们,婴儿在看不到物体时,仍然会认为物体依然存在。

四.针对儿童思维方式改变方式的争论

以下是关于现代发展心理学的一些问题和争论,没有哪个答案就是真理,这里见仁见智。

第一 我们该如何解释“发展”,我们如何解释,婴儿何时掌握了原本并不知道的知识。

答案一 神经元的成熟

在我们出生时,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就早已成熟了,并具备了大部分神经元,但婴儿在发展过程中清除掉了许多多余的神经元,从而使神经结构发生极速的变化,与此同时,神经元的联结也在疯狂的生长,并形成髓鞘(myelination)。

髓鞘的形成贯穿整个发展过程,即便是青少年的髓鞘也并未完全发育完善,特别是他们额叶的髓鞘并未完全发育。由于额叶与约束力和意志力有关,所以婴儿大脑并未发育成熟也就成了问题。

答案二 存在抑制问题

这也与额叶有关,我们之前说过婴儿没有客体的概念,但这也是因为婴儿很难使自己的惯性动作停下来,很多独立证据表明婴儿是缺乏控制力的,控制特定行为的大脑区域还未曾被激活。

答案三 儿童的确不知道一些后天知识

经验能够帮助你正确解决问题 但缺乏经验会使人感到困惑,包括婴儿。

第二 关于社会世界,婴儿出生后是否便拥有一定的社交偏好呢?

通过大量在法国针对初生儿的研究,发现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都对所喜爱的面孔,具有一定的偏好婴儿也是社会动物,所以他们是天生的模仿者。

这里有个研究,安德鲁·迈尔左夫(Andrew Meltzoff)发现,当你接近一个新生儿,你把脸凑过去,并把你的舌头伸出来做鬼脸,这样婴儿也会对你进行模仿。

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社会联系,也说明婴儿往往会模仿身边人的面部表情。

PS:在安德鲁·迈尔左夫的实验中,婴儿模仿科学家,并也保持自己舌头的长伸状态(原视频翻译有错误,这里要注意)

第三 实验中为何儿童的表现会如此(那么容易受骗,显得愚蠢)

答案一

儿童并不知道人们可以出于欺骗而去做某事他们并不理解有些人可以心怀恶意去做事情。(这是最受欢迎的说法)

答案二

婴儿拥有恰当的知识,只不过是他们无法解决抑制的问题,明知道答案,但是还是选择另一个。

PS:我个人倾向于第二个,因为现实生活中就算是成人也有这样的情况,明知道自己不对,但还是理直气壮。明知道这个是死胡同,但还是要走到尽头。

第四 不同种类(感官,思维)的发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 皮亚杰和弗洛伊德一样,总体上看,儿童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全面的改变

二 儿童认知发展是存在独立模块的,这个观点是由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的,心灵哲学家杰瑞·福多尔(Jerry Fodor)也有类似观点。将儿童发展单独看待的整个观念都是错误的。取而代之的是独立且预置的关于世界的认知系统。并且存在先天知识与后天知识之分。

发展障碍看上去只会对某一个系统产生损害而不会损害其他系统,以下将以孤独症为例。

五.以孤独症举例来阐述学习模式的系统可变性

孤独症是阐述负责社会功能的大脑区域与其他区域如何不同的一个完美的例子,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病患多是男孩,主要症状包括缺乏社会联系,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即产生一种心理学家西蒙·伯龙·科恩(Simon Baron-Cohen)称之为”精神性盲”的症状。

孤独症患者并未表现出生理上的缺陷,所以他们并不会在数学技能或空间技能上表现出什么缺陷,但他们却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由西蒙·伯龙·科恩做过的一个简单实验,一些只要通过观察人的眼神或表情就可以得知答案的问题,对于孤独症儿童通常只是耸耸肩,因为他们无法出于本能地理解,人们的兴趣欲望倾向于和他们的视线相一致。

PS:这里我就联想到帮老师做的一个调查问卷,其中我曾问过几个外国儿童,无论我怎么表达,他们都只是对我的问题耸肩而已,唉~~

这里还有一个有名的马克西洋娃娃实验,有一个叫做马克西的洋娃娃,马克西将球放进了橱柜里然后离开,然后进来第二个洋娃娃,第二个洋娃娃将球从橱柜中取出放在了床下面离开。这时马克西回来了,并带来的问题”马克西会在哪里寻找该球呢

这是一个对心理的理解问题,球在哪里的问题,实际是一个现实世界的问题,正确的答案是:马克西会到橱柜里找,尽管球实际上球并不在那里,因为马克西拥有关于客观世界的错误认知。

三岁大的儿童会觉得这个任务很难

两岁大的儿童会觉得这个任务很难

四岁五岁大的儿童则能够通过这个任务

正常的成年人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则会遇到严重的问题,即使在某些方面天赋异禀的孤独症患者也如此。

PS:教授Paul Bloom一直觉得孤独症是一种非常迷人的障碍,它实际上也是他进入心理学领域的原因。

六.发展心理学的价值

这里教授以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所举的例子作为结束:

Suppose you hate development;

you hat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you hate babies; you hate children;

they’re not cute; they’re ugly;

you don’t want to have them;

you don’t want to study them;

you’re annoyed that we have to discuss them.

Fine. But there are reasons to study development,even if you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ldren, because sometimes developmental studies and developmental data and developmental science can inform questions about adults.

斯蒂芬·杰·古尔德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问道:

“斑马是带有白色条纹的黑色动物还是带有黑色条纹的白色动物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算你对着斑马看上一整天也找不出,只有观察到斑马宝宝的发育过程,观察其胚胎发育,你才能找到的。

这里介绍一句名言:

由著名的生物学家,达西·汤普森(D’Arcy Thompson)所提出的,”万物如此 皆因其本”(Everything is the way it is because it got that way.

本次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之儿童认知发展论笔记总结到此结束,欢迎各位针对内容发表感想~因为交流,我们会收获更多。

本博客专注于知识管理,云计算,若非特别说明均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来之观尔腾

21 Comments

  1. Everything is the way it is because it got that way. 这句话真的很深奥啊。 开始觉得是“存在必有理由”的一个诠释, 后来又觉得是因果律中由果及因的一个表述。 最后发现这个是所有“为什么”的统一答案。 看了lz的翻译还是一头雾水“万物如此 皆因其本”, 可以更深入一点吗?

    Bloom 把这个名言引用在这里是不是暗示说, 每个成年人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所走过的路程中的种种遭遇,经历,导致你只能是这个样子。

    wuchen
    1. 每个成年人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所走过的路程中的种种遭遇,经历,导致你只能是这个样子。
      这句话你这样说也没错,但是如果针对的是课程内容的话,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成人世界之所以是这样的,是因为你在婴儿时期就是这样。为什么人类心理是这样的,就在于作为生物进化到现在本来就是这样的。而要探究原因的时期最好就是在婴儿期。这也是发展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立足点。

      观尔腾

Leave a Reply to Leyeang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