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中关于从人类进化学来看待人类情感与理性(第二部分),来源于耶鲁大学开发课程心理学导论的第十二课。
关于课程的介绍我就不讲了,可以点击这里看看。
这节课继续上节课关于人类情感和理性的内容,除了相关知识外,个人觉得一些研究方法也是蛮值得学习的。
主要内容包括:
1、继续上节课遗留的问题(关于上节课的内容,请点击 心理学导论之人类情感与理性(一)——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个人笔记)
2、对于人类情感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父母对子女的爱
3、婴儿对他人的情感依赖的内容和实验方法
4、关于人类感情方面的其他问题
5、动物对非亲属的感情吸引
6、关于人类理性和适应性非理性的观点
第一,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问题一:非人灵长类动物,像黑猩猩和长臂猿,也像人类一样有这么多种微笑吗?
回答:不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微笑,基本全都是用来安抚及缓和情绪的,像是“别伤害我”的微笑,还有像人类一样害羞地微笑,但非人灵长类动物不会用微笑打招呼,它们没有像问候式微笑"Greeting smile" 或空姐式微笑"Pan Am smile",也不把微笑当作是对幸福的真情流露,也没有杜乡式微笑[完全真实的微笑]。
问题二: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父母如何对待孩子?
回答:进化的作用使得父母对孩子非常关注,注重子女质量,而非数量,确保他们都能存活,在像人类这样的物种进化过程中包含着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的长期依赖和很深很深的情感纽带。
第二,对于人类情感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父母对子女的爱
对于心理学家来说,不免提出一些一般人觉得理所应当的问题,比如说:“你为什么爱你的孩子”或者是“你为什么要在吃饭前先做下祷告”,教授引用了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话,他说有些事对人类而言很自然,并注意到有些奇怪的事情,对其它物种而言也很自然。
因此,如果你不想因为自己的问题过于直白而冒犯了某些人的话,那么最好用我们不熟悉的异域文化,促进我们展开熟悉的科学研究。
当我父母提到自己对子女的爱时候,往往是从感性的角度来进行的,因为对他们来说,爱是神圣的事情,是独有的,而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多指非大量繁殖性的哺乳类动物),也是一样的,舐犊之情即是如此,帝企鹅日记很好地呈现了这一点,如下视频:
这是一个精彩的记录电影,帝企鹅生育照顾子女的方式异常精细复杂,并且还非常危险,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想到普遍的爱时,就能从动物行为联想到人类行为,这些动物表现出来的丰富清晰并且系统化的行为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天生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智力设计论,或是神造论的支持者将此视为上帝造物的例证,上帝创造了这些非常细致无比精巧的生命,影响了不同动物的生存。
然而从达尔文主义的立场来说,他们也支持这个观点:
这些精巧生命的形成并非偶然,这简直太复杂了。
然而,他们会认为这是生物学适应性的非凡典范,因为孩子带有父母的基因,所以父母用尽一切形式使孩子生存下来。
第三,婴儿对他人的情感依赖的内容和实验方法
上节课所说到的婴儿会对与他最亲近的人产生依恋,他们通常更喜欢他们的妈妈,因为妈妈一般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喜欢她的声音,她的面容,她的微笑。
但是这里我们要避免一个误区,即认为当婴儿出生时,会有某种神奇的铭记时刻,婴儿必须看到他们的妈妈,嘭的一下,母婴之间的联系就生成了,如果婴儿没有这么做,以后这种依恋关系就会产生很严重的问题。
这无疑是个误区,教授指出,那些什么特别时刻是没有道理的,只是在适当的时间,婴儿会对于他们,最亲近的人产生依恋,他们会以暗示的方式,下意识地将那个人视作他们的亲属。
那么这生物的情感依赖是怎么形成的呢?
根据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关于这节课的内容请点击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之斯金纳行为主义)的观点,操作性条件理论会作出很好的解答,这被称为碗柜理论("Cupboard Theory")——婴儿爱他们的妈妈因为妈妈给予他们食物,这就是规律效应,操作性条件的作用。
这里我们很明显可以发现,斯金纳行为主义与鲍尔贝那更具本土主义者风格在心理上更根深蒂固的理论是截然相反的。鲍尔贝称有两件事相关,第一是母乳供给,第二则对婴儿来说,妈妈安慰他,与他进行社会互动,以及对陌生人心存恐惧所需要的安全感
PS:这里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有联系的,母乳属于生理需求,而后者属于安全需求和萌芽中的社交需求,婴儿在早期就已在寻找这些需求了。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如何将两者区别开呢?毕竟给你这三种需求的是同一人,因此是很难通过现实归纳法来进行的,因此只能在实验中来进行区分。
通过亨利·哈洛(Henry Harlow)的实验(铁丝妈妈和绒布代母的对比),结果发现,婴儿更喜欢能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绒布代母,对给予温暖和拥抱的代母产生依恋,当他们遇到威胁时,她就是他们的依靠,当他们开始探索世界时,她就是他们的港湾。
第四,关于人类感情方面的其他问题
问题一:如果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什么交流也没有怎么办?
答案: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孩子被父母,通常是母亲养大是否更好,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是否会造成什么差别?这个问题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出一个好的答案,但是心理学普遍确定的是,差异并不大,如果孩子被妈妈养大,或者妈妈和爸爸,或者只有爸爸,直孩子到去上学,这不会使我们存在巨大的差异,也许会有细微的差异,但难以确定是哪方面的差异。
但是如果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下的话,比如孩子失去了绒布代母,没有任何人可依赖。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具实验合法和合理性的,只有在悲惨的情况下发生。但是从哈洛的实验中,那些失去绒布代母的小猴子们疯了,他们孤僻,不会玩耍,甚至咬伤自己,缺乏性能力,缺乏社交能力,缺乏做母亲的能力(甚至杀死自己的孩子)
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某些早期关系,某些早期依赖,对灵长类动物的生长十分重要。对于在现实中早期不幸的孩子来说,虽然会有心理上的问题,但是如果能早些给人们或者猴子一些改变,就能转变这一不良发展的影响。
问题二:孤儿院的孩子能否互相安抚?
答案:由于现实中,有这样遭遇的孤儿院孩子一般都是婴儿或者很小,很难被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上是有证据证明他们能够相互支持的。
问题三:对于那些非极端情况的孩子,即父母给了关爱但是不足的情况,对孩子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答案:这个影响很难观察,因为你很难区分孩子的情况是因为继承了父母基因的问题还是由于培养方式的问题。
第五,动物对非亲属的感情吸引
对于动物对于亲属的友好关系,我们比较可以理解,但这里我们也会发现动物对与非亲属也有微妙复杂的关系,人类也会对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很友善,比如说猴子相互抓掉虱子和虫子,在危险来临时,向同伴发出危险警告,即使自己的叫喊对自己来说是危险的。
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即吸血蝙蝠会将自己的收获分给其他蝙蝠,这称为互惠利他主义("Reciprocal altruism")——我对你的行为,我对你的帮助,对你的利他主义,是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如何区别出那些不劳而获的骗子和搭便车者呢?
如果从单纯的利己主义来说,那么吸血蝙蝠应该独享食物,鼹鼠应该聆听危险警告而不发出声音,人们只接受请客而不去请客。根据进化论来演绎,科学家发现,吸血蝙蝠会群体识别并孤立那些“自私”的蝙蝠。
PS:鸠山曾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似乎有道理,但是从进化论来说,这却是不正常的,违背“天理”的。这里引用下萧秋水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实,不是不争,而是,以无私私,以不争争。成就他人的同时,也就成就了自我,但根本目的,是在于成就他人,而非抱着成就自我的目的去成就他人。”
根据本人的微薄见识和经历,那些获得健康、幸福的人基本都是和更多的人联系而非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才是真正顺应“天理”的人,(这里可参考下这篇文章你死前一定要发现的五个秘密)因此,鸠山的话应该改下:“人只顾己,天诛地灭”,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于人类这个群体也是这样,人类不是地球的癌细胞,自私的人才是地球的癌细胞。
第六,关于人类理性和适应性非理性的观点
囚徒困境
继续上次的话题,关于人性的自私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囚徒困境吧,它是构建社会科学的主要基石,认知科学、心理学、经济学都涉及此,相关内容可以参考这篇个人笔记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博弈论(资料整理第一课)
虽然最好的结果是共赢,即每个都不告密,但往往由于担心对方会告密,结果两个都选择了告密,结果使两个处境都更糟。
当然,类似于囚徒困境的还有核竞赛,离婚诉讼,毒品交易等,大家还能举出什么例子么?
这里如果是老师的话,其实还有一个游戏可以作为教学参考:
基于囚徒困境的架构:
两个人都持一张卡,并分别写上拒绝和接受,如果双方都愿意合作的话,那么每个都能得到三美元,如果甲方愿意合作,乙方拒绝合作的话,那么甲方得到5美元而乙方啥都没,如果两者都拒绝的话,那么谁都没有。
如果是一局定胜负的话,那么人们往往会选择拒绝,而如果是5局以上的话,那么都选择合作的概率则会高点,这里对于团队来说最好的共赢办法是:先选择合作,如果对方选择拒绝,则一直选择合作,如果对方选择合作,那么也是一直选择合作。那么如果对于个人来说,那么获胜的概率最大的话,是先选择合作,然后看对方的出牌,并以此来作为自己下一次出牌的依据(和对方上次出牌的情况相同即可)。著名计算学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Anatol Rappaport)即通过这个短短的4行程序算法就获得了二十年前一场很有名的竞赛。
通过这个比赛,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囚徒困境中,随着对象的改变,我们的情感也会变化,我们会与合作伙伴建立感情,促使我们将来能与合作对象和睦相处。
投桃报李法则:今日投我以桃,他日报之以李。若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也必避之则吉。
适应性非理性
这里又是一个游戏——“通牒游戏”,游戏规则我就不介绍了,但其主要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足够理性的话,无论对方开出怎样的条件,只要对你有益,那么你就会接受。
但衍生的结论是:理性的人容易被人利用。
为什么这么说么?
在我日常生活中,一个理性的人对挑衅做出回应,将会被认为是不恰当的行为,假如你知道我很理性,你和我处在一个共享的情境中,那么你有100美元而分给我一美元,一美元比没有好,嗯~
同样,你也可以用任何方式骚扰我,拿走属于我的东西,只要你说一个理性的人是不会计较这些的,非理性,或者脾气不好,有时会有优势,因为假如你脾气不好,公认很没理性,人们迫于你的非理性,会对你比较好。
相比之下,对于他人来说,我该从谁那获取呢?是极端理性的人还是脾气暴躁的人呢?我们应该选择一个理性的人,因为非理性的人,也许会给你施加非理性的事情。
这里人们经常在坠入爱河的理论中提及,假设你正在挑选终身伴侣,你会更倾向和为爱疯狂的人在一起,在一定程度内,非理性的人会讨人喜欢,在长远看来你可以更信任他们。
事实上,非理性暴力的优势已经被运用到谋杀及其他犯罪的研究中,戴利和威尔逊(Daly and Wilson)将谋杀的成因描述为:
大多数谋杀并不是由合理挑衅引起的,大多数谋杀的反应也不理性,大多数谋杀由侮辱、咒骂、轻微违法所导致,但这并不是疯狂的非理性,这是适应性非理性。
戴利和威尔逊(Daly and Wilson)指出:在长期充满争斗冲突的社会中,一个必需的指南是暴力能力是男子气概的体现,卑躬屈膝并不崇高,是愚蠢或可耻懦弱,假如在我被骚扰时,我表现出一个理性的人我就会被认为是可以被骚扰的人。
这里有个新的概念:暴力声望,只通过暴力在他人心目中建立其他的尊重甚至是敬畏。
这在在不同文化间有差异,在崇尚荣誉文化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那些无法移开法律,资源很容易被拿走得情况下,包括苏格兰高地人,马赛战士,贝多因商人,西部牛仔。对于这些地区的人来说,暴力更具必要性,而且犯罪率更高。
而荣誉文化中的美德,尊重、忠诚、勇敢、自立在表面上却不一定是坏事。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总的来说,人类的情绪,如恐惧、对子女的爱、生气、感激之情,并不是系统中的异常或噪音,相反,它们是敏锐复杂的动机系统,是为了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打交道而产生的,
最后引用达西·汤普森(D’Arcy Thompson)的一句话是,万物都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精华啊~)
呼呼~总结完毕,欢迎各位前来拍砖~~
测试插件~
看看效果~
天啊~~~
这学的有点过于深奥了。。呵呵
深奥啊~ 其实只是导论而已~
有点太长了吧?你该分成2.3篇发的啊
一口气看完得10多分钟呢
分页怎么解决这是个问题啊~
呵呵,我养的猫从来没笑过,都是眯着眼露出鄙视的眼神……不知道什么意思,呵呵
也有一些猫只有愤怒的眼神的~
哇哇 你对这些很有研究啊
太深奥了,没看完啊
Pingback: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资料整理第一课) | 观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