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_sprints

什么是“敏捷”开发or设计,这里我想引用下Jim Highsmith(敏捷宣言的发起人之一)的一句话。

“敏捷是态度而不是流程,是氛围而不是方法。”

不妨看看敏捷宣言吧,它是敏捷的原则,至于你怎么实施敏捷只要原则不变,具体实践则没有限制。

●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及早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使客户满意。

欣然面对需求变化,即使在开发后期也一样。为了客户的竞争优势,敏捷过程掌控变化。

经常地交付可工作的软件,相隔几星期或一两个月,倾向于采取较短的周期。

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相互合作,项目中的每一天都不例外。

激发个体的斗志,以他们为核心搭建项目。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援,辅以信任,从而达成目标。

不论团队内外,传递信息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的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

可工作的软件是进度的首要度量标准。

敏捷过程倡导可持续开发。责任人、开发人员和用户要能够共同维持其步调稳定延续。

坚持不懈地追求技术卓越和良好设计,敏捷能力由此增强。

以简洁为本,它是极力减少不必要工作量的艺术。

最好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自自组织团队。

团队定期地反思如何能提高成效,并依此调整自身的举止表现。

因此这里不讲流程,因为每个公司的环境不同,只是分享下关于敏捷设计的一些看法。

1、精简评审环节,集合决策角色。

在敏捷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关键节点决定整个流程是否高效,这里要注意的有:

●简洁为本,无论是文档还是评审。用一页纸来说明需求(参考精益创业),

●将决策角色(需求、交互、技术、视觉)进行集合来评审(如有一人缺席,则不开评审)。

2、沟通要讲究方法,也要敏捷。

沟通效率从大到小:当面谈,电话、RTX、会议、邮件

●重要的事情绝对要当面谈,不在RTX上说;

●邮件最好在汇报的时候才用,领导需要知道;

●每个会议要安排会议主席,hold住整个会议。

3、设计能在就地搞定就多用画笔。

●在纸上迅速画出原型,然后进入沟通状态;

●在白班上商讨出原型,拍个照就可以存档了;

●让规范来提高所有产出物的可辨识度,也包括界面设计,需要一个标准,如间距。

如果没有画图基础,这个我推荐coursera上的一个课程,工程图学

加油吧,骚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